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广大研究生自觉坚守学术道德,加强作风学风建设,2019年11月18日14:30,理学院于4-510举行了诺奖获得者和优秀青年科学家事迹分享交流会。会议由理学院团委书记、研究生辅导员张一老师主持,理学院全体2019级研究生参会。
同学们依次分享了优秀青年科学家及诺贝尔奖获得者们的故事。用青春力量托举大国重器的“高铁侠”、被列入“正在让人类颤抖的中国“七才”、磁悬浮专家邓自刚,年仅23岁却成为2018年度十大科学家之首、全球顶尖科学杂志《自然》最年轻的论文发表者——四川少年曹原,中国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发表了极具含金量论文的刘明侦,被大家亲切的称为“足够好”先生的97岁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约翰.B.古迪纳夫,在读博士研究生就攻克了结构生物学世界公认的难题-剪接体三维结构及RNA剪接研究的万蕊雪,长期致力于量子物理和量子计算研究的35岁博导、“操纵光子的巫师”陆朝阳,坚信无人驾驶在未来中国大放异彩、实现直道超车的吴甘沙,第十二届国际脑研究组织-凯默理国际奖获得者、给无数抑郁症患者带来福音的胡海岚,攻克了困扰结构生物学界半世纪的科学难题、被称为当今最受瞩目的女科学家、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的女神颜宁……同学们一一分享了优秀科学家的事迹,谈了自己的体会。一位位科学家的励志故事和心路历程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坚韧不拔、坚守初心的科学精神。
会议的最后,张一老师总结道:现在出现的很多学术不端的行为,关键就是没有坚守住自己的信仰和初心。同学们正处韶华,未来有无限可能,这些年轻科学家们和诺奖获得者们的故事都为同学们树立了一个标杆,在未来前行的道路上,一定要常问自己为什么出发,怀着怎样的初心,担当起时代的重任。

这次宣讲令同学们受益匪浅,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到年轻一代的科学家们的成长历程及他们身上优秀的品质,更帮助同学们认识到坚守科学道德的重要性,为同学们未来的研究生生涯树立了标杆。